香港半導體冀重拾昔日光輝 ——需解決人才、資金、龍頭企業三無
2023年4月4日

中國自2018年起遭美國祭出一系列半導體禁令,被迫尋求自力更生。在中美競爭的風尖浪口上,香港政府及不少半導體業界人士積極尋求突破口,一則重振半導體產業,令本地產業多元化,二則要配合國家發展,實行晶片報國。可是,本港昔日輝煌的產業鏈早已凋零,人才短缺變成結構性問題。香港的半導體產業可以枯木逢春嗎?

撰文:李俊杰 本刊記者

在半導體材料刻上無數電路及電晶體的產品,統稱為晶片,負責電子產品的各項指令及運算,主宰功能與效能,是人工智能、物聯網、高性能計算和雲端產品等所有科技的核心。在全球半導體業的發展歷程,香港曾是一座光芒萬丈的城市。上世紀五十年代末,香港首間電子廠問世,及後憑着廉價且可靠的工人,與接受過西方教育、無語言障礙的工程師,逐漸成為國際電子巨頭在亞太的落腳點及亞太半導體設計製造重鎮。

美國快捷半導體──開發世界上第一款商用集成電路的傳奇公司──早於1962年便租下觀塘恒業街一處廠房,建造了美國以外第一間晶片生產基地。香港過去包辦設計到生產的完整產業鏈,躍升為全世界高端電子產品的重要生產基地。

1981年,香港半導體收音機出口量已超過美國和西德,居世界首位,而中小型企業亦如雨後春筍,加入電視機、錄影機等技術較高的消費產品之製造行列。在當年微電子界,「Made in Hong Kong」曾是品質及高端的保證。過去20年,香港掉隊,現僅餘下集成電路設計、封裝及分銷增值服務這三個環節的業務,整個產業早已陷入「規模小→缺發展前景→難吸引人才入行→規模小」的惡性循環。

香港做設計有優勢

學界、業界對香港半導體業有兩點不約而同的看法。第一點是,綜觀科研能力及地理限制,最適合香港的環節是晶片設計方面的工作。香港在晶片設計最前沿的工序──電子設計自動化(EDA)的研究有傑出表現。中文大學在全球CS Rankings的EDA排名一向名列前茅,自2020年起更連續三年排在榜首,力壓全球一眾頂尖高校。

EDA被業界形容為晶片之母(mother of chips),工程師在EDA軟件規劃晶片的功能,及進行反覆模擬和驗證,繼而轉換成電路設計圖,先進的EDA技術能夠大大降低設計成本。「我們有好學生,研究方面,香港肯定是優秀的。」國際EDA權威、中大工程學院院長黃定發(圖)向本刊記者提到,他在微電子方面有跟華為合作,其他同事們亦有與騰訊、阿里巴巴等大企業合作,大多為較高水平的項目。

《中國科學院院刊》今年2月一篇題為〈半導體基礎研究匱乏,我們進入「黑暗森林」〉的文章直言,美國每年半導體研發投入超過全球其他國家總和的2倍,而中國的投入額度長期不足美國的5%,打從70年代後期中國打算發展半導體之時,與西方發達國家已存在代差。

文章續指,中國頂尖大學以發表論文為目標,「越是靠近產業應用的基礎研究越沒人做」,各晶片企業多年來亦通過外國EDA公司的集成電路工藝設計包(PDK)享用全球基礎研究成果,導致中國決策者、政府人員甚至產業界認為可以沒有基礎研究。實際卻是基礎研究人才凋零,當美國去年宣布對中國禁運下一代新型EDA軟件時,中國立即進入「黑暗森林」。

眼見中美關係日益惡化,黃定發表示擔憂,並認為香港已經愈來愈被美國視為中國一部分,「我們向外國購買儀器出現困難,例如用於AI方面運算的GPU,以前能買到最先進的,現時已買不到。」有不願具名的本地半導體企業向本刊記者談到:「香港公司與大陸公司仍有subtle difference(微細差別),但始終面對着美國關稅的威脅……以後若有更加嚴厲的措施,甚至生意都無得做。」因此,其公司及一些中國公司都有計劃往東南亞擴展,這個趨勢幾乎是行業內公開的秘密。

人才漸減 產業難擴展

第二點共識是人才短缺,中層管理人員尤甚。這情況在香港本科工程系畢業生的去向可見端倪。根據教資會統計,在2012年至2021年間,八間資助大學的本科畢業生擔任工程師之比率明顯呈下降趨勢,2021年已下跌至28.96%﹝圖三﹞。

主打半導體光子學解決方案的雲暉科技創辦人兼行政總裁唐德杰博士向本刊記者表示,「公司現時最缺的是中層管理人員,亦即有6至7年實戰經驗者,可以帶領小團隊,做過相關產品,懂得開發產品所要面對的挑戰,及與客戶溝通。」

唐德杰指出,人才短缺問題全球都在經歷,但香港人才庫過小,無人才支撐產業的成長,流失問題看起來就更加明顯,不似美國產業發達,有強大吸引力。他提到,公司用盡所有方法請人,包括網上招聘、到學術峰會招人、舉辦職業講座等。他稱公司「命中率比較低」,部分中層管理人員要請外援,所以公司有來自台灣、菲律賓、俄羅斯等地的員工。

「大學畢業生未有能力立即做到產品,要在大公司或制度磨鍊一段時間才行……(但)在香港想再工業化之前,已經有一段時間『冇咗科技產業』,無論外資或本地企業,香港的大公司真的不多。」他提到,公司10年前所面對的問題,還是人才短缺,苦笑地稱當年接受其他媒體訪問時,也是給出同樣的回答。

不過,香港投資推廣署去年聯同德勤推出的報告《微電子引領創新前沿》則指出,香港第一項優勢就是擁有「首屈一指的微電子研究和人才」,這與唐德杰等一眾業界領袖正在經歷的人才嚴重短缺情況,猶如兩個時空。這只因學界有能力培育人才,並不等於業界有能力吸納人才,中間的輸導過程才是關鍵,否則人才要不外流,要不投身其他行業。

——節錄自4月號《信報財經月刊》